尺八,竹制,外切口,五孔(前四后一),屬邊棱振動氣鳴吹管樂器,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,其音色蒼涼遼闊,又能表現空靈、恬靜的意境。
尺八的結構
尺八的分類
一、唐尺八
外切式吹口,六孔,并可根據需要選擇鳳眼的有無。指法與洞簫同,并且跟洞簫一樣用調區分不同長度,常用的唐尺八有G調、F調、E調。對于習慣六孔與八孔指法的朋友,只需要熟悉尺八的外切式吹口,就可非常方便的吹奏樂曲了。
二、地無尺八
地無尺八
外切式吹口,五孔,前四后一,無鳳眼。地無尺八一般用于古典流派本曲獨奏,因此既可要求絕對音準,也可只要求相對音準。常用的為一尺八寸,也可隨意取一段竹管進行制作,不必刻意要求長度。古管的制作方法,較現代管更加簡單,古管的孔距為平均距離,內壁不做修正,所以地無尺八沒有音準可言,卻靠人為通過沉浮修正音高。
三、一節切尺八
外切式吹口,五孔,一節切尺八是虛無僧在古管尺八的基礎上演變而來,只有統一長度。(右圖為一節切尺八)
四、現代尺八
也稱現代管、補土管。外切式吹口,五孔,現代尺八是在宋尺八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,F代尺八要求絕對的音準,并對音色有相當高的要求,因此對制作的要求非常高,F代尺八必須對竹管的內腔進行一種被稱為“補土調律”的工藝制作(補土管這一名稱由此而來),也就是人為的對尺八的內徑曲線進行有效的控制,從而使尺八的性能達到最佳。